日本药价的变化

2018-02-22

日本医药市场作为全球第三大的处方药市场,曾经是高门槛,高回报,高稳定性的优质市场代表。然而当曾经高大上的日本制剂用户,也开始要求上游供应商大幅且每年降价时,是时候来看看日本的仿制药价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
日本药价由政府定价,医保药价由日本厚生省核算,自2016年12月日本政府宣布加大药价审查力度,从两年一次的仿制药药价调整,改为每年一次,下一次价格审计在2018年,之后是年度审计。2016年之前,新仿制药(生物类似药除外)首次列入药价目录时,价格为品牌药的0.6,当有超过10个品牌药时,新仿制药为品牌药的0.5。修订后,新仿制药在初次定价时就比修订前降低了10%。

对上游供应商来说,如果起步价格低一点,但能保持长久稳定的业务也还算是有盼头。那么每年的药价调整又是什么?其实这个才是大招,日本药价的调整计算方式是,计算某个药品的全国批发价格(这里划重点:也就是医院/药房等医疗机构的采购价格)的平均价格,加上消费税以及价格调整率,就是年度调整价格。举个栗子:

某仿制药当前医保药品税前定价为100,本年度平均批发价格为80,加上2%的价格调整,那么下一年的税前定价为82。实质是挤压掉日本国内制剂流通环节的利润,再给个2%作为流通环节利润…题外话,日本支付的调控方式实在是做到了两票制希望达到的目标,也许不远的将来国内药价改革也会参考…

以为这就是全部?以上计算出来的价格还会进行各种后续调整计算,比如在某已有仿制药的药品项下追加的新仿制药,该追加药的价格必须等同于已有仿制药中最低价格等等。            在老龄化医保控费费压力的趋势下,降低药价是政府必然会采取的行动。日本政府对高药价的敏感已经显而易见,如把施贵宝和小野制药共同研发的抗癌药纳武单抗的价格下调一半,还降低了索氟布韦的价格,降幅达到三分之一。         只有变化是永恒不变的。曾经高稳定性高回报的日本市场,正在经历着巨变,在市场进入门槛和成本双高的情况下,与日本市场相关的供应商们要调整市场预期,合理规划发展思路,分散风险。

      Note: 原文有插图,请见微信公众号“thinkinggarden2018”    Reference: Drug Pricing System in Japan Drug Pricing System in Japan, PMDA

点击查看评论

所有文章